本报联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,通过对上海及周边8个城市的实地调研,系统呈现2025年上海都市圈建设成果。数据显示:上海与周边城市日均人员流动突破450万人次,产业链协作企业超12万家,政务服务"一网通办"覆盖全部41个事项,正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样板区。


■ 交通互联新突破
1. 轨道上的都市圈:
- 沪苏嘉城际铁路通车
- 市域铁路运营里程达500公里
- 跨省公交线路增至58条

2. 枢纽升级:
- 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用
- 苏州北站扩容至15台30线
- 长三角港口群吞吐量全球第一

■ 产业协同新格局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 1. 创新走廊:
- G60科创走廊产值破6万亿
- 联合实验室达320家
- 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增25%

2. 产业链布局:
- 新能源汽车"4小时产业圈"
- 生物医药联合产业集群
- 集成电路设计-制造-封装协同体

■ 生态共保新实践
上海龙凤419贵族 1. 环境治理:
- 太浦河水质全年Ⅱ类
- PM2.5平均浓度28微克/立方米
- 生态补偿机制覆盖全流域

2. 绿色空间:
- 环城生态公园带基本建成
- 跨省市绿道联通500公里
- 湿地保护率提升至55%

■ 民生共享新体验
上海花千坊龙凤 1. 公共服务:
- 医保异地结算全覆盖
- 跨区域养老机构达210家
- 名校分校落地28所

2. 文化融合:
- 江南文化节参与人次破千万
- 博物馆联票发行量超200万张
- 非遗保护联合体成立

【区域观察】
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到通州湾新出海口,从张江科学城到苏州工业园区,2025年的上海都市圈正在打破行政边界,构建"核心引领、多点支撑、网络联动"的发展新格局。这种深度协同既放大了上海的辐射效应,又激活了周边城市的特色优势,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板。